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青年袁世凯威震朝鲜12年
本頁主題: 青年袁世凯威震朝鲜12年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leisurelhx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371
威望:514 點
金錢:1184 USD
貢獻:7100 點
註冊:2018-12-21

青年袁世凯威震朝鲜12年

    


1859年9月16日(清文宗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)袁世凯出生于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北之袁张营。他的生父是袁保中,为项城县的地主豪绅,捐了个同知官位。袁世凯系袁保中第四子,生母是袁保中之妾刘氏。袁家是一个大家族,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,参与过镇压太平军和捻军,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;袁世凯出生的那一天,袁甲三恰好寄书到家,言与捻军作战得胜。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大喜过望,因此为这个新生的婴儿取名为“凯”,并按照家族“保世克家、企文绍武” 的排行,给婴儿命名“世凯”。袁世凯的叔父是袁保庆。袁保庆没有儿子,袁世凯小的时侯就被过继给叔父做嗣子。袁保庆曾经在袁甲三的军中带兵。所以, 袁世凯从小就见惯了刀光剑影。他还是孩子的时侯就经常以“武服人”。袁世凯曾作诗《感事》一首以自勉:“眼前龙虎斗不了,杀气直上干云霄。我欲向天张巨口,一口吞尽胡天骄。” 此诗反映出袁世凯在少年时代便有了远大志向。后来袁保庆官至二品,任职江南道道台。江南道道台是个肥差。袁世凯跟着叔父长大, 耳濡目染的都是官场的逢迎运作。他有这样的家族背景,只要用心读书, 走上光明的士途之路必然不是问题。但是袁世凯科举并不顺利,两次乡试都落榜了。1879年袁世凯第二次落榜之后。他决定投笔从戎。他把自己写过的诗文全部烧掉,并且说:“大丈夫当效命疆场,安内攘外,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,自误光阴”。在当时的社会通过科举获得功名是最大的政治资本。袁世凯虽然两次没有考中,但是他才21岁,还很年轻,完全可以接着考。他放弃科举的举动。作为名家子第来说,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断。袁世凯放弃科举考试后, 来到了山东登州,投奔他的嗣父袁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。吴常庆是淮军将领,他是李鸿章的人,他统率庆军驻防在山东登州。吴长庆对袁世凯十分照顾,让他做了庆军的营务处会办。
    1882年7月, 满清朝庭接到朝鲜皇后闵妃的求救信。闵妃就是朝鲜的明成皇后。她是朝鲜王国当时的实际的掌权者。闵妃派出使者向清廷求救,说朝鲜国内发生兵变,请求清廷派兵平叛。是否应该出兵,清廷需要做出决策。自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以来,东方的亚洲国家逐渐被打开国门。19世纪中后期的朝鲜,在地缘政治上处于一个亚洲的战略要地。对于日本来说,朝鲜是进入中国的跳板。侵略临国, 获取资源, 发展自己。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基本国策。对于俄国来说,朝鲜意味着梦寐以求的进入太平洋的不冻港。对于英国来说,扼制俄国侵占朝鲜,就是扼制俄国进入太平洋。对于中国来说,朝鲜是自己的藩属国。如果朝鲜不保, 东北就会受到威胁。如果东北不保,京师就会受到威胁。所以, 不管谁侵占朝鲜,受到威胁的都是中国。中国作为朝鲜的宗主国,保护朝鲜的安全是分内之事。从战略上讲这也是中国必须要做的事。但此时的满清政府,是真正的内忧外患接踵而来。太平天国之乱, 捻军之乱, 陕甘回乱,新疆之乱,鸦片战争,中法战争,中国的战事是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满清有限的国力,只能尽量的平衡.经过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建议, 清廷决定派出淮军将领吴长庆作为朝鲜事务大臣。率领3000军队进入汉城平乱。吴长庆率领3000淮军登上了去往朝鲜的军舰, 在这3000淮军之中, 有一个23岁的年轻人,他将在未来的12年里左右朝鲜的政局。斡旋中国,日本和朝鲜的关系。乃至朝鲜和俄国, 英国等其他列强的关系。这个年轻人就是袁世凯。
    朝鲜的局势要从高宗继位说起。1864年,朝鲜哲宗去世。哲宗没有儿子。興宣大院君的儿子李载晃被选为新的君王。他就是朝鲜的高宗。高宗继位时只有12岁。他的生父大院君摄理国政。大院君摄理国政时期,西方列强已开始对朝鲜有所袭扰。大院君执行保守政策,闭关锁国。大院君执政十年之后,1873年,朝鲜王妃闵氏发动政变。将大院君赶下台。宣布高宗亲政。高宗昏庸懦弱,敏妃聪明机敏。高宗亲政之后,闵妃是实际的掌权者。闵妃上台之后,扶持她的外戚掌管朝政大权。形成了闵妃集团。闵妃集团仿照中国的洋务运动,在朝鲜也开始了现代化改革。此时朝鲜的临国日本也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。实现了财政统一和国家的工业化。但同时造成了大批武士失业。武士失业造成了日本社会动乱。甚至于威胁到了日本新政府的稳定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西乡隆盛为首的激进派提出了《征韩论》。他主张出兵朝鲜掠夺资源。这样既可以解决武士失业的问题,又可以掠夺财富。1875年,日本开始谋划侵略朝鲜。日本海军“云洋号”等三艘战舰入侵朝鲜,史称”江华岛事件”。此时的清朝, 西北新疆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。越南问题又跟法国关系紧张。没有办法兼顾朝鲜的局势。清廷选泽不加干涉。日本在探知清廷的态度后, 对朝鲜的态度更加强硬。朝鲜在日本的压力下,1876年被迫签定了不平等条约《江华条约>。日本成功打开了朝鲜国门。获得了在朝鲜的贸易特权。同时日本在朝鲜培养了亲日势力, 收买了很多的亲日派朝鲜官员。闵妃集团在李鸿章的指导下,与各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条约,让列强之间相互牵制,“以夷制夷”。1881年闵妃集团还创立了新式军队,请日本担任教官,但由于闵妃集团严重贪污,偏护新军,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军饷上都比旧军高出很多,克扣军饷,还往军粮里掺沙子,这引起了包括大院君等保守派官员和旧军的士兵严重不满和反抗。1882年7月下旬,旧军士兵由于连续十三个多月没有领到饷米。愤怒的士兵举行了暴动。大院君趁机煽动士兵哗变,把帐都算在闵妃和日本人的身上。乱军袭击了闵妃集团官员的府邸和皇宫。闵妃趁乱换装跳跑出去之后,大院君重新掌权。乱军杀了日本教官,烧了日本使馆, 日本公使见势不妙,急忙搭乘英国军舰逃回日本。闵妃派出使者前往清廷求助,请求派兵协助平乱。史称“壬午兵变”。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闵妃请求清廷平叛的由来。
    再说清廷决定派出淮军吴长庆率领庆军到朝鲜平乱。庆军一共六个营3000人兵力。陆续抵达朝鲜半岛。吴长庆命令一个营的管带率领部队首先登陆,那个管带不敢上岸,推托士兵晕船。说要暂缓一天登陆,吴常庆一怒之下,将这个管带革职,让袁世凯代理管带。刚到朝鲜的袁世凯,这时才刚刚23岁。就有了带兵的机会。庆军上岸之后,安营扎寨。此时的清军已经暮气十足。士兵严重腐化,军纪涣散。士兵们骚扰岸上的军民, 袁世凯发现后向吴长庆报告。说“有士兵奸杀抢掠”。吴长庆问道“为什么不严办?”。袁世凯回答”已经严办了”说罢,他呈上7个士兵的首级。吴长庆吃了一惊,他没想到袁世凯这么果断。反映过来后夸赞他道“不愧为将门之后”。很多庆军士兵都有抽鸦片的烟瘾,他们跑到老百姓家抽完鸦片还骚扰良家妇女。影响及其恶劣。袁世凯每天到处走访,看到扰民的烟鬼兵就拉出来就地正法。斩首示众。袁世凯从严治军,赏罚分明,恩威并施,对士兵的伙食日用,袁世凯非常重视,下令必须充分供给。遇到有生病的士兵,他不顾是否会传染,他都会亲自到营房探视。将心比心,士兵们也都乐于替他效命。很快军纪得到了很大改善。1882年8月,袁世凯果断诱捕大院君,安派船把大院君押回中国天津之后, 在围剿叛军的过程中,袁士凯身先士卒,带头冲在队伍的最前面,一路放枪,他的坚毅勇敢精神激励了部下。兵变很快被平定。最终尽剿叛军余党。平定叛乱迎回了闵妃。
    吴长庆在给清廷的呈报中大力赞扬了袁世凯,表扬他“治军严格,调度有方,争先攻剿,尤为奋勇” ,报以首功。当年23岁的袁世凯则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扎藩属国朝鲜,协助朝鲜训练新军,开启了袁世凯练兵的先河。袁世凯留镇朝鲜期间,得到了朝鲜上下的一致好评,朝鲜人士称赞他:“明达夙成,留京师(汉城)期年,大得都民之心”。他也和金允植,金炳始等多名朝鲜士大夫结为忘年之至交。
    1884年初,中法因越南问题磨擦不断,战争一触即发。李鸿章命令吴常庆率领庆军三个营1500人撤回山东。防备法军从海上进攻。吴长庆走后,庆军留在朝鲜还剩三个营1500人。分别由吴兆有,张光前和袁世凯统辖。吴兆有和张光前都是官居二品的大员。只有袁世凯是一个刚刚晋升五品官衔的新人。袁世凯仅仅25岁就独自率领一营。可以说升职的速度非常快。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手段也的确令人佩服。此时,袁世凯正在帮助朝鲜编练新军。他常年钻研操练心得.都派上了用场。他为朝鲜高宗编练了一支由1000精锐组成的新军。这支新军标配来复枪和开花炮。用的都是最新的操练方法,这次练兵非常成功。也使袁世凯提高了在朝鲜军队中的威信。也是这次练兵的经验,让袁世凯日后回到国内,有了编练北洋新军的机会。
日本人看到清军兵力大减。于是鼓动开化党人闹事(亲日派,日本带路党),他们觉得有机可乘。引入了日本军队发动了政变。史称”甲申政变”。1884年12月4日,朝鲜邮政大楼建成,,为了庆祝,邮局总办邀请朝鲜大臣和各国外交官都来参加庆祝宴会。宴会开始不久,开化党人在楼外纵火,金玉均等“开化党”(亲日派)勾结日军发动甲申政变,趁机杀害了几名亲中派 ”事大党”的重要大臣,试图推翻”事大党”把持的政权。由于高宗和闵妃都是亲中派,驻朝日军趁机进攻占领了皇宫。把闵妃和高宗软禁在景佑宫里.开化党在日军的支持下,成立了亲日的新内阁政府。清军在得到消息之后,袁世凯非常愤怒,他要求带兵攻入朝鲜王宫解救高宗。而吴兆有和张光前态度谨慎。他们主张要先请示李鸿章。然后再做打算。袁士凯说:“请示这个可以,但是不能等回复了,请示的报告就算八百里加急送到李鸿章手里,李鸿章还要上报朝廷,朝廷讨论批复之后,批复的信函再八百里加急送回朝鲜,到那时朝鲜的叛党早就稳定了局势,亲近清朝的官员早已被屠杀殆尽”。但是吴兆有和张光前依然不动。他们要求按照流程办事并说:“不能先挑起和日本的争端”。袁世凯说:‘如果因为挑起争端而获罪,由我一个人承担。绝不牵连二位”。吴兆有和张光前二人这才勉勉强强答应出兵。他们约好兵分三路攻打朝鲜王宫,袁世凯率领他自己的部队和他训练的朝鲜新军作为中路,吴兆有和张光前的部队作为左路和右路。袁世凯刚刚到达朝鲜王宫门外, 就遭到了王宫内守军密集的火力射击。袁世凯下令还击,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,叛军和日军凭借占领宫中的有利地形,火力很猛,使清军伤亡严重。袁世凯奋勇当先,带领部队往前冲。但吴兆有的部队竟然溃散了。而张光前也畏缩不前。只剩袁世凯的部队还在战斗.袁世凯却越战越勇。他平时治军有方,他训练的朝鲜新军也发挥了作用。夜幕降临时,叛军终于抵挡不住清军的猛烈攻势而彻底崩溃,袁世凯趁势救出高宗将乱党处死。日本大使竹添进一郎慌忙逃回了日本。日本大使馆被愤怒的朝鲜民众焚毁。持续三天的”甲申政变”被袁世凯彻底粉碎。李鸿章先是收到了”甲申政变”的报告,非常震惊。只隔两天,他又收到了叛乱已被平定的报告。看了详细的报告,李鸿章对袁世凯非常赞赏。同时,袁世凯在朝鲜国内也获得了巨大的威望。
    袁世凯指挥清军击败了日军,维系了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。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具有重大的意义,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,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,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。袁世凯因平叛有功,受到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重视和嘉奖,同时也使日本人对袁世凯“憾之刺骨,设计污陷之” ,袁世凯遂于1885年初归国,赋闲在家,以避攻击。但是李鸿章决定重用袁世凯,命袁世凯于1885年10月护送大院君子回朝鲜,同年11月又委派袁世凯为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”,位同三品道员,左右朝鲜政局,俨然朝鲜的太上皇。袁世凯在朝鲜期间的任务是在“各国通商”、“友邦环伺”的情况下,使朝鲜“明尊亲之义,定摇惑之志,内修政治,外联邦交” ,换言之即强化清朝和朝鲜的宗藩关系。防止了朝鲜独立自主的倾向和日俄等国的窥伺。由此袁世凯不可避免地在干涉朝鲜内政,甚至不止一次策划废黜朝鲜国王。袁世凯干涉朝鲜内政的做法引起了朝鲜国王和一些大臣的不满,清廷中也不断有人弹劾他。李鸿章却力排众议,不仅让袁世凯继续留朝任职,并于1890年2月给袁世凯写了“血性忠诚,才识英敏,力持大局,独为其难”的评语。 袁世凯在朝鲜的十二年虽然由于其年轻气盛而采取一些过激、粗暴的手段,但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。
    1894年,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,李鸿章派叶志超,聂士城率淮军1500人前去朝鲜平叛。随后日军8000人借口也进驻朝鲜,企图挑起战争。这时,东学党人和朝鲜政府和解, 要求清军和日军同时撤军,但是在清军撤出朝鲜后,日军却拒绝撤军, 日本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。日本要求朝鲜改革内政。但是遭到了清廷拒绝。此后,日本单方面向朝鲜施压被朝鲜方面拒绝后,动用武力,攻占了朝鲜王宫。推翻了闵氏集团。成立了亲日的新内阁政府。在日本的控制下,朝鲜的新政府废除了与清朝签订的一切条约,改变东亚格局的甲午战争即将爆发,袁世凯见势头不妙,于1894年7月19日,乔装打扮成平民逃回了中国。
    综上所述,袁世凯以一个初出茅庐,年仅23岁的年青士官登陆朝鲜平叛,在十二年的腥风血雨中出生入死,多次打击叛军,击败日军.严格治军,有勇有谋。为清朝赢得了荣誉和利益。26岁当上了朝鲜的太上皇,威震了朝鲜十二年。真可谓“匡世奇才也”。

赞(43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5-08 05:49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1-14 13:42